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疾病防治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防治

  • 时间:2008年11月27日
  • 浏览次数:6644

  

        慢性胃炎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人提到的以胃的粘膜发生病变为基础的一种疾病,其病理基础表现为胃粘膜的炎症、萎缩和肠化生,一般报道其发病率约为60%。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的饱胀、疼痛,还可表现为嗳气、泛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严重的可出现以黑便形式的胃出血。临床上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种,其中,年轻人多为浅表性,中老年人则萎缩性的比例较高。中医对胃炎这一疾病已有数千年的认识,将它的分类和诊治分属于“胃痛”、“呕吐”、“呃逆”和部分“腹痛”“胁痛”范畴中。
        慢性胃炎的病因,现代医学认为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和由于幽门功能障碍引起的胆汁、胰液反流入胃,削弱了胃的粘膜屏沪功能。另外,酗酒、服用消炎痛等药物和某些刺激性食物反复损伤胃粘膜所致。中医认为本病的起因是由于外邪入侵、饮食不当、肝气不舒(心情不畅)及素体脾胃虚弱所致。
        本病的过程是胃粘膜损伤与修复的慢性过程,初期表现为活动性炎症,如果未予及时消除,逐渐出现胃粘膜萎缩,并常伴有肠化生,日积月累,可以形成异型增生(癌前病变)。所以,慢性胃炎虽不是大病,但也不可过分轻视。
一般具有前述的症状后,相当一部分人可能已经得了本病,但应排除症状较为相似的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急慢性肝炎;胆道、胰腺病变;壶腹部疾病及包括术后粘连引起的肝、脾曲综合征等等其他相关疾病。临床以胃镜检查并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为最可靠的依据。
         现代医学对普通慢性胃炎的治疗上,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镜等检查可知),则运用有效药物予以正规杀灭,另外可针对性地运用抑酸或抗酸剂,胃粘膜保护剂,胃动力保护剂等,以达到修复受损的粘膜。中医方面,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症状体征,结合舌苔脉象和个人体质,针对性地开出不同方剂,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一般治疗效果欠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一定程度的肠化生病人。此外,慢性胃炎患者也应加强平时的饮食保健。

                                                                                                               吴江二院  李建根